今台南市區古昔為平埔西拉雅族大員社(Tayouan或Tayovan)域:西元1624年(明熹宗天啟四年),荷人東來據此;永暦十五年(1661),鄭成功擊退荷蘭人而開台,置東都承天府;子鄭經改東都為東寧,台南市即承天府治所在。

清康熙22年(明永暦三十七年,1683),清領台灣,台灣隸屬福建省,翌年,設1府(承天府改為台灣府)3縣(台灣縣、鳳山縣、諸羅縣);光緒元年(1875),沈葆槙奏請將台灣劃分南(台灣府,即台南)、北(台北)兩府;光緒四年(1878),連雅堂(允斌)誕生於台灣府馬兵(明鄭騎兵駐營,位在今台南市府前路台南地方法院前),此地台灣府城是全台首屈一指的政經文化古都大城,即譽稱「1府(南台台灣府)2鹿(中部彰化鹿港)3艋舺(北台)」之「1府」。光緒十一至十三年(1885-1887),劉銘傳巡撫奏請台灣行省,自福建省劃分,台省設台南府、台灣府(府治原擬置於今台中市)、台北府3府。光緒21年(明治28年,1895),日人領台。

日本統領時代,明治時期將台南府城改稱台南市街(第1次出現台南市一詞);大正9年(民9,1920),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將全台西半部劃分為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5州,「台南市街」升格「台南市」,為台南州治所在。

民國34年(1945),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將全台行政區域設分為8縣9市,台南市為省轄市;39年8月16日,行政院院會將台灣省行政區域調整劃設為16縣5市1(陽明山)管理局,台南市仍為省轄市;99年12月25日,5都選舉後,台南縣併入(大)台南市。

連府原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在清康熙年間由興位公渡海移民來台,至雅堂先生已歷七世,守樸懷貞,讀書潛德。

連氏歷代住於台灣府城(台南府)之寧南坊馬兵營(明鄭騎兵駐營),台南富產甘蔗,可製糖,連府亦以製糖營業,店名「芳蘭」。

連雅堂,初名允斌,期寓允「文」允「武」之意;及長,改名橫,又號劍花,喜為文,自署雅堂或雅棠,於是時人多稱雅堂先生;生於光緒4年(1878),父永昌公。

雅堂幼承庭訓,秉性聰明,長而好學,過目能誦,永昌公甚喜,購贈乾隆29年由台灣府知府余文儀輯修之《續修台灣府志》一部並諭勉:「你是台灣人,不能不知台灣事」,其後,雅堂「昭告神明,發誓述作,兢兢業業,莫敢自遑」,潛心致力著作《台灣通史》為己任之動機,即源於此。

光緒21年(1895),清廷因甲午戰敗,乙未割讓台灣,該年5月29日,日軍登陸台灣,進逼台北,台民哭號震天,義不帝倭。

同年6月,永昌公不幸去世,雅堂年甫18歲,奉諱家居守制,感受到失去家國之淒涼悲憤,乃抄寫詩聖《(杜甫)少陵全集》,開始學詩以抒發心情。

日人既領台灣,以新式方法製糖,壟斷糖業市場,民間小營糖業垮台,連府「馬兵營」住房也被日人強行徴買。

連氏家庭因此星散各方,雅堂不得已自立謀生,唯台灣既已淪陷日本,遭受外人控制,内心又充滿「義不帝秦」信念,思慮再三,決意出海內渡至上海,申請進入著名的聖約翰大學專攻語文。

不久,適巧接奉慈母遠從台灣寄來家書,至盼他「成家」立業,返台結婚;孝心使他不忍拂逆慈母心願,再者父親已逝,身為人子者,只好中輟學業,匆匆束裝返台。

明治30年(1897)11月14日,20歲的連雅堂與同鄉24歲女子沈璈(筱雲)結婚,新娘是台南望族進口洋貨,出口糖茶葉樟腦之「瑞興行」殷實商人沈鴻傑(德墨公)長女,由於掌管「瑞興洋行」家中帳務,因此才會在那個習慣早婚的舊時代裏,一直蹉跎至24歲才出嫁。

新郎瘦長身材,戴副眼鏡,清癯儒雅,風度翩翩;新娘鼻梁挺直,眼眸明亮,輪廓清晰,嬌滴玲瓏,可謂郎才女貌,人人稱羨。

婚後,雅堂21歲時,進入台南「台澎日報」漢文部當主編;同年夏天,長女夏甸誕生。女嬰亮眼玲瓏,酷肖母親,而薄薄小嘴,則似遺傳自父親。

翌年,「台澎日報」與「新聞台灣」合併改組為「台南新報」,仍由雅堂擔任漢文部主筆。

明治34年(光緒27年,1901)的春季二月,雅堂夫婦的二女兒出生,取台「春台」。

隔年,雅堂前往福建省城福州與好友林輅存(景商)遊賞山水名勝,又在廈門「鷺江報」主持筆政,時而與廈門港内鼓浪嶼「怡園」主人林景商暢談品茗,吟詩唱和。

明治37年(1904),雅堂和筱雲的第一個男孩出生,由於他們已生了兩個女兒,在那個古老家庭制度觀念下,結婚已7年,如今添加一男,真是快慰欣喜。這個男嬰眉清目秀,肖似父親,由於當時世局「震」盪,「東」亞日俄兩國情勢緊張,為紀念這個時勢誕生的男嬰,為他取名「震東」。

明治38年(1905年),攜眷内渡廈門,與友人創辦「福建日日新聞」,此年也是孫逸仙創立「同盟會」的年代,身為台灣人,淪為異族統治,書生報國,文字裏充滿排滿意識激烈言論,引遭清廷官方側目注意,暗中派人準備逮捕,幸巧有人通風報信,使得避去。後來,清廷竟向駐廈門日本領事館抗議施壓,「福建日日新聞」報社被迫關閉,雅堂只好攜眷回台。

回到台南,繼續主持「台南新報」漢文部。

明治39年(1906),雅堂與摯友胡南溟(殿鵬,1869-1933)、謝籟軒(石秋,1879-1921)、趙雲石(鍾麒,1860-1936)、蔡國琳(1843-1906)等十餘人創立台南最富盛名詩社「南社」。

1908年,雅堂舉家移居台中,進入「台灣新聞」漢文部,因此與霧峰林家的林痴仙(朝崧、俊堂)、林幼春(資修、南強,1880-1939)、林獻堂(灌園,1881-1956)、林仲衡(資銓、壺隱,1877-1940,女婿杜聰明醫師)及賴紹堯(悔之,1871-1917)、傅錫祺(鶴亭,1872-1946)、呂敦禮(厚庵,1871-1908)與呂琯星(蘊白)堂兄弟等,以詩文道德、民族意識相切磋,時有唱和;這一年,雅堂也著手準備著述《台灣通史》;翌年(1909)他加入了林痴仙等在1902年創設的「櫟社」,這是台灣中部也是當時全台聲名最浩大、影響最深遠的「詩社」。

同一年,北部最大而富盛名的詩社「瀛社」成立,第一任社長洪以南(逸雅,1871-1953,子洪長庚醫師),第二任謝汝銓社長(雪漁,1871-1953),第三任社長魏清德(潤庵,1886-1964,子魏火曜,台大醫學院長),皆與雅堂友好來往,時相酬唱品茗;所以,雅堂可說是當時台灣最有人緣、才氣、聲名而又能居中連結唱和櫟社、南社、瀛社等台灣三大詩社之唯一靈魂人物,他既是傳統舊詩人,也是新時代大儒文學家。

明治44年(1911)春,新文化思想先驅者梁啟超曁長女令嫻和同門師友湯覺頓(荷庵)由日訪台;3月28日船抵基隆港埠,數十遺老在碼頭迎接,旋由林獻堂、連雅堂、甘得中等陪同,乘車往台北,留住5天,參訪總督府及台北城門與城内建設等,追懷劉銘傳留下功績;4月1日,雅堂與台北名流彥士於台北「薈芳樓」設宴款待梁氏一行並瞻望豐采。

4月2日(農暦3月4日),又由連雅堂、林獻堂、甘得中等陪同南下,乘火車抵達台中,當晚出席「櫟社」設於「瑞軒」之歡迎宴會,參與者還有林痴仙、林幼春(南強)、洪月樵(棄生,洪炎秋父)等櫟社詩友「觴詠之歡,有逾永和(蘭亭集敘)」。

雅堂久居外族統領之台灣,寄人籬下,憤悶不樂;辛亥革命成功後,中華民國建立新紀元,他即思内渡,以舒發長久抑塞之情;尤其思及司馬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發憤寫下千年名著《史記》,乃決意搭船至中國大陸遠遊,結交豪傑名士,敘談天下大事,縱筆行文,意氣風發。

遊覽古都南京時,慷慨欣慰賦詩:「龍虎相持地,江中歸故主」,旋又念及「中原雖克復,故國尚沉淪」,乃不勝淒涼唏噓;旋遊人間仙境蘇州、杭州的勝景古蹟。遊西湖時,他寫下一首詩:「一春舊夢散如煙,三月桃花撲酒船。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

民二之初,有燕趙之行,由上海取道南京浦口而上,經遊泰山、孔子家鄉曲阜等地至天津,參訪小學教育,旋入北京瀏覽文化故都風光,又進僑社,競選華僑代表成功,曾獲袁世凱大總統接見。

留京兩個月後,又盼作塞外遊,乘京張鐵路,出居庸關,遙視萬里長城,歎佩雄偉氣象;漢北風光,駱駝馬羣,別具景像,究與江南相異。

復依京漢鐵路南下,經盧溝橋、保定、石家莊;抵湖北,登黃鶴樓,遊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又乘船至江西,過南昌、九江。又至安徽、安慶、蕪湖,轉江蘇鎮江,再返滬上。

民國2年3月20日,孫文(逸仙)領導政黨精英人士於國會選舉中大勝,遭袁世凱嫉怒,收買兇手槍殺國黨健將宋教仁(1882-1913)於上海車站致死,舉國震驚,羣情激憤,聲討元凶;雅堂於華僑聯合會,日夜親筆申告海外僑胞。

不久,應東北謝介石之邀請,遠赴關外,經奉天、遼陽,參觀前清愛新覺羅帝氏故宮,於宮中故紙藏書堆裏,覓尋記錄與台灣歷史檔案相關資料,成為日後撰著《台灣通史》採用,經長春,抵達吉林。

雅堂為「新吉林報」撰文,言論激烈,不久被禁;旋與日本友人創刊「邊聲」,主持公論,復遭袁黨猜忌,向當地日本領事館抗議交涉,「邊聲」又遭到停刊命運;民三,得「清史館」館長趙爾巽延聘為名譽協修,盡覽館中所藏台灣建省檔案後,雅堂倦遊返回台灣家鄉故里台南,寫作《大陸遊記》、《大陸詩草》,刊於「台南日報」;翌年,《大陸詩草》付梓發行於世,詩人摯友魏清德(潤庵)為之作序。

雅堂仍在「台南日報」任職,民五(1916),寫成《台灣贅談》。

民國元年至三年,雅堂已「行萬里路」,復於北京「清史館」曁瀋陽(奉天)故宮等地「讀萬卷書」,盡覽台灣史料後,此刻定下心來,孜孜不倦,日夜勤奮著作,思及漢武年代史官司馬談臨終時,執其子司馬遷之手,告勉:「夫孝,始於事親,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及「誠以著此書,成一家之言,藏諸名山」;復有感於《續修台灣府志》等清代舊志有所疏略遺漏,乃奮筆寫成大作鉅著《台灣通史》名山志業。

此鉅作《台灣通史》告竣於大正7年(民7,1918);9年11月及12月由台北「台灣通史社」出版刊行上、中冊,10年4月,下冊出版問世,凡36卷,共約70萬字。

《台灣通史》既成,有感於台灣詩文之式微不彰,乃選集古今有關台灣歷史山川之詩,編輯為《台灣詩乘》6卷初稿。筆墨之餘,又常遊賞吟詠,將《大陸詩草》以後之作品,編成《寧南詩草》。

大正8年(民8,1919),舉家遷居台北士林,面對青翠大屯山,題其書室曰「大屯(遯)山房」。

大正10年(民10,1921),由蔣渭水、林獻堂所領導執行之「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於北中兩地,舉辦台灣文化講習會,雅堂被尊聘為講師,講授「台灣通史」等。

11年(1922),《台灣通史》既刊,《台灣詩乘》完稿,趁機調劑身心,雅堂帶著筱雲女士出訪日本遊歷並順道探視已離家出國3年,此刻正在東京留學的鍾愛獨子震東。

11年3月,船由台灣北端基隆沿著大陸東南海岸,停靠上海吳淞,加油補給供應物品,橫渡東海直駛日本西岸九州長崎,過馬關(下關)經瀬戶內海後停泊本州神戶,此地已是雅堂三訪勝地,舊地重遊;與筱雲再乘船到橫濱上岸,復由橫濱搭火車至首都東京,此時已是4月,櫻花盛開的季節,優雅明媚,絢麗美極。

出了橫濱海關,震東久在外面引頸盼望,想念摯愛的雙親大人即將到來,一見面,震東以家鄉語台灣話親暱呼喚已有3年不見的父母,雙親臉頰不禁流下既思念又欣慰的淚水,三人心中即時湧起一股血濃於水之親情暖流。

第二天,先去參訪兒子就讀的名校「慶應書塾」及其寄宿的日本家庭,隨後極目欣賞上野公園盛開齊放的美麗櫻花,又去護國寺祭拜去年不幸英年早逝往生於日本的詩人摯友謝石秋(1879-1921,謝國城父);再往東京都郊外的鎌倉、箱根、日光等地,飽覽山光水色,欣賞花樹美景,三人沉醉於親子骨肉喜樂情境。

大正13年(民13,1924)2月,雅堂創刊《台灣詩薈》雜誌,至翌年(14年,1925)10月,共發行22號(其中13年12月刊出2期)。

大正15年(民15,1926),雅堂移家杭州西湖,遂其「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宿願。

無奈,軍閥亂紀,北伐軍興,江南不靖,乃又返台。

此時期,因嘆日人嚴禁漢語,雅堂為保存台語文化,博引旁證,窮其淵源由來,編成《台灣語典》4卷。

昭和3年(民17,1928),雅堂在台北市太平町三丁目(今延平北路三段),開辦「雅堂書局」,專售華漢文具書典,如司馬遷《史地》、屈原《楚辭》、孫文《中山全書》等,而採購來源自中國之商務印書館、中華、世界、民智、泰東等書店,輾轉郵寄,成本高,利潤少,加上日人檢查沒收等壓迫,在極艱辛情況下,勉強維持2年即宣佈停業。

民國19年(1930)9月,與南社友人創辦「三六九小報」,時有撰述;並自輯《劍花室文集》。

民國20年(1931)4月10日,雅堂欲其哲嗣震東内渡發展事業,修書致函張繼(溥泉):

溥泉先生執事:申江一晤,惆悵而歸,隔海遙遠,久缺牋候。今者兒子震東畢業東京慶應大學經濟科,現在台灣從事報務。弟以宗邦建設,新政施行,命赴首都,奔投門下。如蒙大義,矜此孓遺,俾得憑依,以供使令,幬戴之德,感且不朽!且弟僅此子,雅不欲其永居異域,長為化外之人,是以託諸左右。昔子胥在吳,寄子齊國;魯連蹈海,義不帝秦;⋯⋯鍾山在望,淮水長流,敢布寸衷,伏雅亮詧,順頌任棋。

張溥泉展信讀閱,被大義凜然的父子之情國族忠義之至文感動不已,就將革命摯友之子震東帶在身邊,由南京到北平,再轉西安而重慶,凡共14年,一直到抗戰結束,震東辭別溥老,回到台灣。

民國22年,雅堂以兒子震東既在西安,長女夏甸住在上海,而三女秋漢也已自淡水高等女校畢業,遂決意攜眷前往上海定居,與長女婿林伯奏一家就近照料。唯此次一去,竟不復返矣,痛夫!

民國23年(1934)7月,獨子震東與東北瀋陽人趙蘭坤小姐結婚於北平,介紹人是台灣同鄉洪炎秋先生伉儷。

民國24年(1935)春,雅堂與夫人筱雲,一則思念獨子,二則想到關中閱歷,參訪終南山,遊賞渭水濱,憑弔古蹟長安城、茂陵、慈恩寺、曲江、碑林等;同年夏天回到上海。

民國25年(1936),雅堂先生在上海患肝病,經中西名醫診治,但藥石罔效,不幸於同年6月28日上午10時棄養往生,年59;彌留之際,對愛兒震東說:「現在日本聲勢逼人,中日之間必定會起戰爭,台灣脫離日本統治,就在這個時候了」;又說:「兒媳即將生產,如果是生男的,就取名為戰,寓其克敵致勝,自強不息,收復故國,重整家園」。

25年8月,孫兒誕生,取名「戰」,即連戰先生(後來連先生一直沿用此字,以永遠紀念祖父;唯單名有時不易稱呼,所以震東夫婦又給兒子取號稱之「永平」)。第二年,果如雅堂先生預言,中日爆發戰爭,全國軍民8年聖戰,日本無條件投降,台灣脫離日人統領。

35年(1946)2月,連府家人一同搭船回台灣家鄉,由長孫連戰親自恭捧先祖父(火化)靈骨,先是奉存於雅堂先生生前方外禪友本圓法師(1883-1947,基隆人,曾擔任台灣佛教會理事長)所住持之觀音山凌雲寺中,此處可俯瞰淡水河,青山永在,綠水長流,風景極為優美;民國43年,連府在台北縣亦屬觀音山脈之泰山鄉選地修墓,一代大儒奉安長眠於此;「青山有幸埋忠骨」,而他一生嘔心瀝血的鉅作名著《台灣通史》,將永遠留在台灣人歷史上,他生前「青山青史各千年」的宿願期盼,終於實現。

先是,民國39年3月25日,蔣中正總統特頒「褒揚令」:「台灣故儒連橫,操行堅貞,器識沉遠,以畢生精力勒成台灣通史,足以振起人心,裨益世道,追念前勛,倍增嘉仰,應予明令褒揚,用示篤念先賢,表彰正學之至意」。

民國66年(1977),適逢雅堂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台南市各界追念建立「連雅堂先生銅像」並舉辦揭幕典禮,省府主席謝東閔於立身銅像底座敬題「如椽巨筆激勵民心    攘夷存夏志業常新」;同年,在台北新公園,由台北市文獻委員會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樹立「劍花亭連雅堂先生銅像」,供後人追思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