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震東80自述

2021-04-12T23:05:33+08:00

自述  連震東  我遷臺始祖興位公,生於永暦三十五年,越二載而明朔亡。少遭憫凶,長懷隱遯,遂去福建龍溪,遠移鯤島,處於鄭氏故壘之臺南。迨先父已七世矣。守璞抱貞,代有潛德,稽古讀書,不應科試,蓋猶有左袵之痛也!故自興位公以至先祖父,皆遺命以明服殮。故國之思,悠然遠矣!  先祖父永昌公,少純孝,及長經商,守以信,治家肅,持己恭,待人誠,處世謹。光緒十九年,全臺採訪孝友,鄉人列狀以聞,巡撫邵友濂題請旌表,奉旨建坊,入祀孝悌祠。二十年六月卒,壽六十有二。先祖母劉氏,民國四年卒。  先父雅堂先生,諱橫,字武公,號雅堂,生於光緒四年正月十六日,先祖父之季也。少受庭訓,長而好學;秉性聰穎,過眼成誦。二十歲,先母沈太夫人來歸。先父畢生盡瘁於保存臺灣文化,冀維民族精神於不墜。著有臺灣通史、臺灣詩乘、臺灣語典、劍花室詩文集等,讀者無不嘆為三百年來海上之傑作也。民國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在滬逝世。二十八年沈太夫人棄養於西安。  先父有女三,長適林,次早殤,三適黃。子一,即震東也。震東字定一,生於民國前八年三月初八日,民國二十三年在北平與瀋陽趙蘭坤女士結婚。女士畢業燕京大學,篤信基督。子一,名戰。畢業於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留學美國,得芝加哥大學政治系碩士及博士。民國五十四年,娶方瑀女士為妻,生長女惠心、長子勝文、次子勝武、次女詠心。曾任教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康涅底格大學 及臺灣大學,并擔任中國國民黨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及副秘書長等職。民國六十四年三月奉調出任駐薩爾瓦多共和國大使,後任職於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七十年十一月奉調為交通部長。  震東五歲,就先父學國文,十歲始入臺南第二公學校(即今立人國民學校),十六歲畢業,即東渡日本,入東京慶應大學普通部(中學部),廿歲昇大學經濟學部預科,廿三歲晉本科。廿六歲畢業,時民國十八年也。震東在日本凡十年,目睹日本由民權極盛之時,轉入軍閥跋扈之期。畢業後即返臺,曾從事報務,未幾寇燄日迫,料中日終必一戰。時先父諭震東曰:欲求臺灣光復,須先建設祖國,汝應回國效命。乃於民國廿年春,携先父致張溥泉先生之書赴南京,書曰:「⋯⋯兒子震東畢業東京慶應大學經濟科,現在臺灣從事報務,弟以宗邦建設,新政施行,命赴首都,奔投門下,如蒙大義,矜此孑遺,俾得憑依,以供使今,幬載之德,感且不朽,且弟僅此子,雅不欲其永居異域,長為化外之人,是以託諸左右。昔子胥在吳,寄子齊國,魯連蹈海,義不帝秦,況以軒黃之華冑,而為異族之賤奴,泣血椎心,其何能怒?⋯⋯」先生閱後,深為感動,因命留國內工作。  廿一年一二八淞滬戰起,溥泉先生赴西安,力主設西京籌備委員會,以圖建設西北,為抗日之基地。返平後命震東隨行,至西安,即聘為該會專門委員。先生嘗命震東恢復國籍,並由溥泉先生介紹入本黨,在西京籌備委員會任職十一年,至民國三十一年,戰爭趨烈,深覺男兒不能執干戈以衛社稷,亦當從事有助抗戰之業。因求得溥泉先生之推荐,而為西安中央戰時工作幹部訓練團少將政治教官。卅三年夏,在渝臺籍同志,以勝利在即,電催赴渝,共商收復臺灣方案,因携子帶妻,辭别久住十三年之西安。至渝,應軍事委員會國際問題研究所王芃生先生之聘,任該所第一組主任, 從事日本戰時經濟之研究。 凡有所得,必貢獻於芃生先生,並主編臺灣革命同盟會發行之臺灣民聲報及臺灣問題言論集。是年冬,在中央訓練團臺灣幹部訓練班受訓。卅四年日本投降,十一月,隨得省行政長官陳公洽先生返臺。自民國廿年春離臺,至卅四年冬,凡十五年,始返久別之故鄉,江山依舊,景物全非,不勝今昔之感。返臺之初,受命接管臺北州,卅五年因改縣奉派出任縣長,後奉調長官公署參事,策劃各級民意機關之設立。五月,臺灣省參議會成立,任秘書長。是年冬,由臺北市選出為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卅六年,臺灣省黨部改組,奉派為執行委員,兼總務處長。冬,由臺南市選出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後並奉總統 蔣公遴派為憲政研討會常務委員。卅八年陳公辭修受命為臺灣省政府主席,成立臺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聘張厲生先生為主任委員,震東亦被聘為委員,參加工作,冬,奉命兼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土地處處長。 卅九年夏,中央改造委員會成立,奉派為委員,旋又奉派為中華日報社長;四十年改派為該報董事長,冬,臺灣省參議會改組為臺灣省臨時議會,因罷秘書長之職。自卅五年至四十年,凡服務省參議會五年又半,臺灣省因與祖國隔絕五十年,光復當初省民與政府之間頗多隔閡,臺灣省參議會為臺灣省最高民意機關,對於省政府提出之地方單行法規及預算案甚多意見不一致之處,我身為秘書長,為溝通省府與議會工作頗費苦心。四十一年秋,被選為本黨七全大會代表,冬奉命為中華民國出席聯合國第七屆大會代表團顧問赴美,會畢,順道考察法、西、英、德、瑞、義、菲、日等國。在美時,獲悉奉派為中央黨部第五組主任,四十二年二月返國就任。四月,臺灣省政府改組,奉派為省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因奉准辭去中華日報職務。四十三年六月省府又改組,奉調長民政廳,又兼秘書長,其間受美國國務院之邀往該國考察各種選舉制度。在民政廳長任內,於四十五年奉命兼臺灣省戶口普查處副處長,舉辦中華民國第一次臺灣省戶口普查。  四十九年轉任中央黨部副秘書長,嗣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内政部長,後並當選為中央常務委員,五十年奉聘為國立故宮及中央博物院共同管理委員會理事,五十五年奉派兼行政院戶口普查處長,同年辭去内政部長及所有兼職,專任政務委員。竊以為服務省府七年,内政部六年,對臺省之經濟建設、土地改革,以及兵役制度之確立、地方選政之策劃與執行,自信不無微勞。五十六年奉派為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建設計劃委員會委員兼政治組召集人,後改聘為該會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委員兼政治組主任。是年秋偕蘭坤赴美探望兒媳。五十八年十全大會奉派為中央評議委員。六十一年秋偕蘭坤遊歷歐美三個月。六十二年又奉派為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委員。六十五年六月辭政務委員獲准,奉派為總統府國策顧問,十一全大會時奉派為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之一。六十九年三月奉聘為總統府資政。  顧自效命祖國,服務桑梓,於茲五十稔矣。兢兢業業未敢自遑。對應興應革之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對黨之決策,即悉力以赴,務求貫徹,祇以力有未逮,無補時艱,彌覺慚悚。  震東家庭簡單,收入雖不豐,而量入為出,生活固未嘗感不安也。公餘即整理先父遺著,臺灣詩乘、劍花室詩集、文集、臺灣語典、雅言等已先後出版,近又出版雅堂先生餘集,暇時以打高爾夫球為樂。  震東少承嚴訓,明華夷之分,懷光復之志,民國十年在日留學時,因江西省同學楊稼穡君,而    獲讀總理之著作三民主義等書,時尚年青,即確信三民主義為救國主義,至今歷久不渝。震東受基督教之洗禮,妻子均為敬虔之信徒,益以基督永生之說,與我天人合一之哲理相近,故信之甚篤也。  趙蘭坤女士略歷  蘭坤為瀋陽人,生於民國前二年七月十八日。祖父德璽公,榆關(山海關)人也。十六歲時即往關外瀋陽(奉天)經商(店號「遵古店」),後遂定居焉。  父諱顯陽,蘭坤十四歲時見背,母董夫人,於蘭坤二十歲時棄養。兄國藩。  蘭坤畢業於瀋陽坤光幼稚園、小學、初中及高中(師範科)。畢業後留校教書二年,後進北平燕京大學社會專修科,畢業後任瀋陽女青年會學生部幹事,後任撫順縣立師範學校訓導主任,其後任河北省昌黎美以美會東三教區民眾教育幹事。二十二年與臺灣臺南市連震東訂婚於北平,二十三年於北平完婚,後即偕震東至西安任所。  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任西安東關長老教會純德女子中學教員。二十五年先父棄世於滬,震東即奉先母至西安奉養。至二十八年棄養。二十五年秋八月生子戰。三十三年震東攜蘭坤及子戰至重慶,蘭坤即任重慶南山中學教員,三十四年臺灣省光復,震東即回臺,三十五年春蘭坤方率子戰歸臺灣。  蘭坤有北方女子剛毅之氣質,不畏危難,處事果斷。少喪父母,雖受祖父與乃兄之愛護,但絕無依賴祖、兄之心意,每事皆能自立。  附錄  余從政垂五十年,其間為長官或自己所作文章或演講稿,不知凡幾?然率多有關時政,或多少帶有官樣文章之氣味,故不留隻字。  茲將數年來,所寫傳記及序文等數篇錄於自述之後,以供友朋一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