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通史》概介與評價

2021-04-12T22:22:13+08:00

雅堂先生博學多識,熱愛台灣,集史學家、名詩人與文學家於一身,著作等身,概如上述,堪稱台灣史上值得尊崇欽仰之通儒大師,其才華是多方面的;然則,對大多數國人而言,其成就最廣大,影響最深遠,而知名度最高者,則必推舉《台灣通史》為第一。 《台灣通史》概介 《台灣通史》是台灣歷史上劃時代的鉅作名著,大正7年(民7,1918)8月寫成告竣;民國9年(大正9年,1920)11月與12月,由台北「台灣通史社」出刊上、中冊,10年4月出版下冊;全書約70萬字,共36卷,分為紀4,志24,傳60,表101(列在各志中),附圖14。記述起自隋代大業元年(605)迄清朝光緒21年(1895),台灣淪陷割讓日本之時,凡1290年,故曰「通史」;其撰寫方式仿似西漢太史公司馬遷《史記》龍門筆法(《史記》分為紀、世家、〔志〕書、列傳、表等;書上文章常有太史公曰⋯⋯,而《台灣通史》亦多出現連橫曰⋯⋯)。 《台灣通史》前有著者連橫雅堂〈自序〉,由於文筆流暢,深富台灣民族精神,且曾編載於中學課本上,似為國人應讀宜備工具文章,故登錄全文,敬請鑒察。   〈自序〉 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開物成務,以立我丕基,至於今三百有餘年矣。而舊志誤謬,文采不彰,其所記載,僅隸有清一朝,荷人、鄭氏之事闕而弗錄,竟以島夷、海寇視之。烏乎!此非舊史氏之罪歟?且府志重修於乾隆二十九年,臺、鳳、彰、淡諸志雖有續修,侷促一隅,無關全局,而書又已舊。苟欲以二、三陳編,而知臺灣大勢,是猶以管窺天、以蠡測海,其 被囿也亦巨矣!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顧自海通以來,西力東漸,運會之趨,莫可阻遏。於是而有英人之役、有美船之役、有法軍之役;外交兵禍,相逼而來,而舊志不及載也。草澤群雄,後先崛起,朱、林以下,輒啟兵戎,喋血山河,藉言恢復,而舊志亦不備載也。續以建省之議,開山撫番,析疆增吏,正經界、籌軍防、興土宜、勵教育,綱舉目張,百事俱作,臺灣氣象一新矣。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是以郢書、燕說猶存其名,晉乘、楚杌語多可採。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而修之尤難。何也?斷簡殘編,蒐羅匪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參,則徵文難;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譚,事多不實,則考獻難。重以改隸之際,兵馬倥傯,檔案俱失,私家收拾,半付祝融,則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而有所不可。然及今為之,尚非甚難。若再經十年、二十年而後修之,則真有難為者。是臺灣三百年來之史,將無以昭示後人,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横不敏,昭告神明,發誓述作,兢兢業業,莫敢自遑。遂以十稔之間,撰成臺灣通史,為紀四、志二十四、傳六十,凡八十有八篇,表圖附焉。起自隋代、終於割讓,縱橫上下,鉅細靡遺,而臺灣文獻於是乎在。洪維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追懷先德,眷顧前途,若涉深淵,彌自儆惕。烏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此則不佞之幟也。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 大正七年〔民7,1918〕秋八月朔日,臺南連橫雅堂  自序於劍花室 復有當時日本總督府(行政)總務長官下村宏(Shimomura Hiro-shi,1875-1957;1915-1921任期)於庚申〔大正9年,1920〕秋9月之序:「連氏著述頗富,《台灣通史》稿本典據精深,記述詳明,分類有法,氣象雄渾,筆力遒健,論斷古今,吾幾不能測其才之所至,蓋近世巨觀也」。 迄二次大戰結束,台灣脫離日本桎梏統領,國史館主任委員(館長)張繼(溥泉)為雅堂生前摯交詩友,乃再有34年8月,寫於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日之紀念序文:「台灣通史者,史家連雅堂先生之著也,以〔司馬〕子長〔班固〕孟堅之識,為〔王〕船山、〔顧〕亭林之文,綱舉目張,鉅細靡遺,洵為近世史學之偉作也;充沛民族精神,愛國熱誠,嘗以台灣所失者土地,而長存者精神,嘔心之作,永垂不朽」。 本書卷末更有雅堂夫人沈嗷(少雲)之〈後序〉,因陪侍左右,耳聞親睹,濡浸情深,當為直接第一手資料,故亦登錄全文,祈請諒察。   〈後序〉 雅堂夫子既作《臺灣通史》,將付剞劂;璈讀而喜之。已而歎曰:「嗟乎!夫子之心苦矣!夫子之志亦大矣」!始璈來歸之時,夫子方弱冠,閉戶讀書,不與外事。既而出任報務,伸紙吮毫,縱橫議論。又以其餘力網羅舊籍,旁證新書,欲撰臺灣通史,以詔之世;顧時猶未遑也。越數年,去之廈門,游南嶠,鼓吹擯滿,瀕於危者數矣。事挫而歸。歸而再任報務,復欲以其餘力撰通史。每有所得,輒投之篋;而時又未遑也。中華民國既建之年,夫子矍然起,慨然行,以家事相屬,長揖而去,遂歷禹域,入燕京,出萬里長城,徘徊塞上,倦游而歸。歸而復任報務。茶餘飯後,每顧而語曰:「吾平生有兩大事,其一已成,而通史未就;吾其何以對我臺灣」?於是發篋出書,積稿盈尺,遂整齊之,每至夜闌始息。如是三年而書成,又二年而後付梓。嗟乎!夫子之心苦矣!夫子之志亦大矣!臺自開闢以來,三百餘載,無人能為此書;而今日三百餘萬人,又無人肯為此書。而夫子乃毅然為之。抱其艱貞,不辭勞瘁,一若冥冥在上有神鑒臨之者。而今亦可以自慰矣。然而夫子之念未已也,經綸道術,煥發文章,璈當日侍其旁,以讀他時之新著。 大正庚申〔九年〕元夜,歸連門沈璈少雲氏敘於稻江之棠雲閣 以下謹依排序,摘要概介《台灣通史》全書36卷,以饗學子讀者,並見雅堂先生之學識豐富,才氣縱橫,益知此書之博大精深,成就非凡。 卷1〈開闢紀〉:紀「東番」之地,而天啟元年顏思齊入居,萬暦年間葡船途經科〔福爾〕摩沙美麗島,沈有容諭退荷酋麻韋郎〔韋麻郎〕,南台、北台為荷、西所據,及永曆15年,鄭成功逐退荷蘭。 卷2〈建國紀〉:紀鄭成功克復台灣,置東都承天府,子鄭經改為東寧,委民政陳永華、軍事劉國軒,及清同治13年,沈葆楨上奏詔可,追謚「延平郡王」祠。 卷3〈經營紀〉:自康熙22年領台至光緒20年以台北為省會,紀其間年代大事。 卷4〈獨立紀〉:紀光緒21年夏5月,台灣民主國成立,巡撫唐景崧為總統;日廷派海軍大將樺山資紀為台灣總督;以能久親王率師伐台,由澳底登陸,越三貂嶺、瑞芳至基隆,迫獅球嶺;景崧乘德商輪船內渡去,潰兵四出,土匪乘發,哭聲滿巷,台北士紳議請日軍鎮撫,無敢往者,鹿港辜顯榮在台北,見事急,自赴基隆,謁總督,日兵遂入台北,開府於此。日軍南下攻陷新竹、北埔姜紹祖義民慨然捐軀,苗栗吳湯興、徐驤義軍赴援彰化八卦山,湯興不幸為國成仁;日軍再陷雲林、嘉義,徐驤不幸於南台(麻豆)壯烈犠牲;復海、陸併進,攻陷〔高雄〕旗後炮台,以騎兵迫進台南,郡中大震,劉永福乘英船亦入渡去,日軍進城,海軍亦泊安平,而台灣民主國滅亡。 卷5〈疆域志〉:光緒11至13年,台灣府劃離福建省,改為台灣省;其疆域治理台南府(轄領安平、嘉義、鳳山、恆春縣及澎湖廳);台北府(領淡水、新竹、宜蘭縣及基隆、南雅2廳);〔台中〕台灣府(領台灣、彰化、雲林、苗栗縣及埔里社廳);台東直隸州。 卷6〈職官志〉:明鄭設吏、戶、禮、兵、刑、工6官,分理國事,學院由陳永華任之,置承天府尹、天興與萬年知縣。清代職官有台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巡台監察御史滿漢各1,幫辦台灣撫墾大臣(林維源,駐台北大嵙崁),分巡台灣兵備道,台南、台北、台灣〔台中〕知府,台東知州,台灣海防同知,各縣知縣;民主國大總統及軍務與外務大臣等。 卷7〈戶役志〉:賦課丁稅,附有「清代台灣戶口表」、「清代徵收丁稅表」、「清代徵收番餉表」等。 卷8〈田賦志〉:有番租、屯租、隘租,並附「荷蘭王田租率表」,鄭氏「官田租率表」、「田園徴賦表」,清代「民田租率表」、「屯田租率表」、「番大租率表」、「阿里山番租率表」、「田園甲數表」、「田園徵賦表」等。 卷9〈度支志〉:記載清代各「縣、廳歲入歲出表」,(台灣文官養廉表:台灣府1600兩,台灣縣1000兩,鳳山、諸羅、彰化縣各800兩,台灣總兵1500兩,兵餉支給表等,及建省後光緒14至20年)歲入總表。 卷10〈典禮志〉:慶賀接詔、迎春、文廟釋菜祭孔、旌表建坊及文、武廟,延平郡王、天后宮、城隍廟、鳳山曹公祠、宜蘭楊公祠(楊廷理)等祀典。 卷11〈教育志〉:附〈台灣(府縣)儒學表〉、〈台灣書院表(海東、鳳儀、屏東、白沙、文開、藍田、學海、明志、仰山、文石書院等)〉。 卷12〈刑法志〉:記載大清律例之吏、戶、禮、兵、刑、工六律;五刑(笞、杖、徙、流、死);十惡(謀反、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内亂)等。 卷13〈軍備志〉:登錄鄭氏「武官表」、「陸軍各鎮表」、「水師各鎮表」;清代台灣「水陸營製表」、「水陸汛防表」、隘勇、隘寮、鄉勇,海防師船、礮台等。 卷14〈外交志〉:涉外之日本使聘、呂宋經略、英人之役、美船之役、牡丹之役、法軍之役等。 卷15〈撫墾志〉:記王世傑墾竹塹,施世榜興彰化水利,陳賴章墾號開拓大佳臘(今台北平原),吳沙入墾蛤仔難(甲子蘭,今宜蘭),粤人黃祈安〔英〕拓耕貓裏(今苗栗)斗換坪,李嗣業、周邦正開闢金廣福,沈葆楨開山撫番,以袁聞柝、吳光亮、羅大春開闢南、中、北路,劉銘傳復以林維源為全台撫墾幫辦,振興茶、腦,台灣局面為之一新,並附「台灣撫墾局官轄表」。 卷16〈城池志〉:載記台南、台灣、台北府城,嘉義、鳳山、恆春縣曁澎湖廳城;彰化、雲林曁埔里社廳城;新竹、宜蘭縣城等。 卷17〈關征志〉:記載明鄭入港貨稅、出港鹽稅及清代「台灣(淡水、基隆、安平、旗後)海關徵收稅鈔表」。 卷18〈榷賣志〉:有鹽、硫磺、煤、煤油、樟腦、沙金、阿(鴉)片釐金等。 卷19〈郵傳志〉:陸運,有前山道里表(自恆春-鳳山-安平-嘉義-雲林-彰化-新竹-淡水-三貂嶺溪);後山道里表(自三貂溪-宜蘭-花蓮港-卑南寶桑〔台東〕-知本-牡丹灣-恆春);前山至後山道里表(自林杞埔-鳳凰山麓-東埔-八通關-璞石閣〔玉里〕;自楓港-知本-卑南;自艋舺-梘仔尾〔今景美〕-深坑-頭圍-礁溪-宜蘭);中路道里表(自鹿港-彰化-南投-集集-水社-埔里社)。及航運、郵電、燈台〔塔〕(安平、打鼓〔今高雄〕、鵝鑾鼻、淡水、西嶼燈台等)。 卷20〈糧運志〉:登錄鹿耳門、鹿港、八里坌「應運兵眷米穀表」,台灣府縣官倉表、番社倉表等。 卷21〈鄉治志〉:記載台北官醫局、病院、台灣各地養濟院、普濟堂、育嬰堂等。 卷22〈宗教志〉:有神教(玉皇大帝、三官五帝、王爺、天后媽祖),道教(張道陵),佛教(觀音),景教(基督天主教)、回教(台灣信奉者少)。另記台灣著名宮寺廟宇,台南天公壇、觀音亭、大天后宮、竹溪寺(清流茂林,頗富勝景)、龍湖巖、火山碧雲寺;鳳山觀慈亭,澎湖觀音亭,彰化開化寺、清水巖;新竹竹蓮寺、長和宮、慈天宮、文林閣、龍鳳宮、褒忠義民廟;台北龍山寺、劍潭寺、西雲巖寺、慈祐宮、先嗇宮、福佑宮、關渡宮、寶藏巖等。 卷23〈風俗志〉:登載台灣歲時(迎春、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尾牙、送神、除夕圍爐迎新年),宮室(鄉村土墻茅屋,富家庭園如台南吳園、新竹潛園、霧峰萊園),衣服(綢緞、花布、婦女金玉首飾、梳頭鬟髻樣式,婚禮紅帽袍掛,珠冠霞佩),飲食(稻麥、饅頭、紅龜、糕餅、番藷、老酒、高粱、蜜餞、鳳梨糕等),演劇,茶戲,歌謠等。 卷24〈藝文志〉:高拱乾《台灣府志》,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周鍾瑄《諸羅縣志》,周璽《彰化縣志》,陳培桂《淡水廳志》,鄭用錫《淡水廳志》與《北廓園集》,林占梅《潛園琴餘草》,吳子光《一肚皮集》,陳朝龍《新竹縣訪冊》,盧德嘉《鳳山縣訪冊》,〔倪贊元〕《雲林採訪冊》,〔胡傳(鐵花)〕《台東(州)採訪冊》,郁永河《裨海紀遊》,藍鼎元《東征集》,黃叔璥《赤崁筆談》與《番俗六考》,六十七《番社采風圖》,姚瑩《東槎紀略》,夏獻綸《台灣地輿圖說》,唐贊袞《台陽聞見錄》等。 卷25〈商務志〉:陳福謙「順和棧」販糖,林維源、李春生茶商富戶,各國立約(天津、北京條約)通商,「台灣糖出產出口表」等。 卷26〈工藝志〉:記述台灣紡織、刺繡、雕刻、繪畫、鑄器、陶製、蝦灰、竹工、皮工等巧工藝術。 卷27〈農業志〉:錄介台灣稻麥、豆類、黍粟、番薯、蔗茶(包種、烏龍)、瓜蔬、水果及各地陂圳灌溉。 卷28〈虞衡志〉:草木、竹藤、花卉、畜獸禽蟲、魚介、礦產。 卷29〈列傳一〉:顏思齊、鄭芝龍,寧靖王朱術桂,諸臣(沈光文、陳永華、楊英),諸老(盧若騰、張士郁)陳永華,林圮、林鳳,劉國軒列傳。 卷30〈列傳二〉:施琅,朱一貴,藍廷珍,楊文魁、阮蔡文列傳。 卷31〈列傳三〉:王世傑,吳鳳,施世榜、吳洛、張振萬,林成祖〔秀俊〕、胡悼猷、張必榮、郭錫瑠,台東拓殖(陳文、賴科、吳全、鄭尚),林爽文、莊大田,福康安,楊廷理列傳。 卷32〈列傳四〉:林道乾、蔡牽,王得祿,謝金鑾與鄭兼才,吳沙、蕭竹,姜秀鑾與周邦正,姚瑩,徐宗幹,張丙,施九緞列傳。 卷33〈列傳五〉:戴潮春,林文察,丁曰健,林奠國與林文鳳、林文欽(允卿),林占梅,沈葆楨與袁聞柝,劉銘傳,劉璈,林平侯與林國華、林維讓、林維源列傳。 卷34〈列傳六〉:循吏(季麒光、蔣毓英、孫元衡、宋永清、周鍾瑄、黃叔璥、曾曰瑛、胡邦漢、胡建偉、薛志亮、李慎彝、婁雲、吳性誠、曹謹、陳星聚)列傳,流寓(郁永河、藍鼎元、陳夢林,呂世宜西村,林豪)列傳,鄉賢(鄭崇和、鄭用錫、鄭用鑑)列傳,文苑(林朝英、黃驤雲、蔡廷蘭、陳維英、吳子光)列傳。 卷35〈列傳七〉:孝義(李錫金、鄭用鈺、鄭如蘭、洪騰雲)列傳,勇士列傳,貨殖(陳福謙、李春生、黃南球)列傳,列女(大南蠻)列傳。 卷36〈列傳八〉:丘逢甲、吳湯興、徐驤、吳彭年、唐景崧、劉永福列傳。 《台灣通史》評價 任何一本學術著作,很難寫到十全十美,毫無缺憾囿限;它難免會呈現有優缺點,連氏《台灣通史》亦不例外;其美中不足者,如全書未注明引用資料出處,又如〈卷一開闢紀〉之「科摩沙」、「荷西麻韋郎」(應為福爾摩沙、韋麻郎);〈卷四獨立紀〉之日軍由「鼎底澳」上陸(應是澳底);〈卷十五撫墾志〉「有粤人黃祈安者」(正確為黃祈英);〈卷二十一鄉治志〉「彰化縣義塚,一為知縣胡邦幹置」(應是胡邦翰);〈卷二十二宗教志〉「慈雲閣,康熙三十五年,諸羅知縣周鍾瑄建」(正確在康熙五十三年);「福祐宮,御書翼天昭佑」(應為翌天昭佑);〈卷二十四藝文志〉「鳳山縣志十二卷,知縣李丕焜輯」(正確是李丕煜);〈卷三十四列傳六藍鼎元〉「著東征集三卷」(正確為六卷)等。[1] 然則,在那個將近100年前的久遠時代,參考資料訊息極為不足,吾人後輩似不宜苛責求全,應持平厚道待之;何況,瑕不掩瑜,連雅堂《台灣通史》有其諸多優點創見: 他發揚台灣精神,保存民族意識,即「台灣所失者土地,而長存者精神」。 〈自序〉糾指舊志誤謬,居然「鄭氏之事闕而弗錄,竟以海寇視之」,連氏於卷一〈開闢紀〉及卷二〈建國紀〉,即讚揚鄭成功 在永曆15年,逐退荷軍克復台灣,威名震乎寰宇,給予鄭成功極為正面肯定,高度評價。 「舊志以二、三陳編,侷促一隅,無關大局」,而《台灣通史》則是第一部體大思精,宏觀整合且貫通台灣全局之通史鉅作。 連橫雅堂先生名著《台灣通史》,不只局限於歷史,它還含括地理(疆域),教育刑法,軍事外交,農業(田賦撫墾糧運虞衡),財政(關征),經濟(榷賣,米、鹽、糖、樟腦、煤等),醫院宗教典禮風俗,交通(航運郵傳),工(藝)商(務),文藝,人物列傳等,網羅博採,鉅細靡遺,可說是一部以美麗寶島為主體之「大台灣百科全書」。 雅堂先生「才」氣橫溢,「學」養豐富,「識」博融通,兼具史學家「史才史學史識」三長;他保存民族意識,發揚憂國愛族之「台灣精神」。 《台灣通史》鉅作大著,正如筱雲夫人序言「三百餘載無此書」,它是台灣史研究的開山先河,而雅堂先生即是偉大的先覺者,領航人,其至今刊印發行有10餘種不同版本,他「大志苦心」之名山絕業,流傳既廣,影響深遠,將永遠留存於台灣歷史上。 [1] 請參閱鄧孔昭,《台灣通史辨誤》,自立晚報社,80年7月,增訂台初版。

《台灣通史》概介與評價2021-04-12T22:22:13+08:00

連雅堂著作

2021-04-12T22:09:58+08:00

連雅堂是一位著名詩人與文學家,博學貫通,他的著作等身,茲依初版出刊先後,逐一簡介概述如下: 《台灣通史》 1.台北「台灣通史社」原刊本,上、中冊於民國9年(1920)11月及12月出版,下冊於10年4月出版。 2.重慶商務印書館本,二冊;民國35年1月出版。 3.上海商務印書館本,二冊;民國36年3月出版。 4.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中華叢書初版本,一冊;民國44年8月出版。 5.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中華叢書初版本,二冊;民國44年8月出版,以平裝分訂二冊。 6.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中華叢書初版本,二冊;民國47年5月二刷。 7.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本,六冊;民國51年2月出版。 8.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灣文獻叢書本,一冊;民國65年5月出版。 9.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初版本,一冊;民國66年元月出版。 10.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刊本,(上)(下)兩冊,90年4月出版。 《台灣通史》是連雅堂一生最有名的著作,至今在華人地區至少刊印過10種以上的不同版本。 《大陸詩草》 本書為雅堂第一部詩集,也是他生前出版的唯一詩集;收錄他民國元年至三年間旅遊大陸詩作。書前有魏清德序及自序,以及林資修、趙鍾麒、黃欣等友人題詩。本書於大正10年6月,由台北「台灣通史社」出版。其後編入《劍花室詩集》。 《台灣詩乘》 雅堂自唐代施肩吾的〈詠澎湖嶼〉起到民初編次為止,歷代有關台灣史地風情之詩篇,或全首或一聯,予以錄介,雅堂自序:「詩則史也,史則詩也」,而「乘」者,即「史乘」也,為台灣重要文獻之一。有下列版本: 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本,二冊。卷上於民國39年7月出版,卷下於同年8月出版。附有〈連雅堂先生年表〉。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刊本,二冊;民國49年1月出版。 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雅堂叢刊本,一冊;民國64年6月出版。 《劍花室詩集》 本書由台北板橋林熊祥先生據著者原稿,按年編次為三部,即《大陸詩草》、《寧南詩草》及《劍花室詩集》。而《劍花室詩集》又析分為二:之一為雅堂青年期作品;之二為雅堂晚年期作品。外集則係連震東先生歷年蒐集編入者。其版本有二: 台北財團法人林公熊徴學田本,一冊,民國43年10月出版。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刊本,一冊,民國49年11月出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劍花室詩集(外集之二)》,民國81年3月出版。 附帶值得一提的是雅堂先生也是一位嗜茶者品茗家,其著作中,有關台灣茶文化最著者有:(1)《台灣通史》〈農業志・茶〉(2)《劍花室詩集(外集之二)》〈茶詩〉(3)《台灣詩薈》〈茗談〉等,為台灣茶留下極珍貴之文獻。僅略摘錄〈茶詩〉經典詩句:山水之間見性靈,平生愛好是茶經。一杯風味勝醍醐,破得工夫來淪茗。新茶色淡舊茶濃,綠茗味清紅茗濃。何以武夷奇種好,春秋同挹慢亭峰。安溪競說鐵觀音,露葉疑傳紫竹林。一種清芬忘不得,參禪同證木犀心。瑞軒風景最清華,汨汨新泉湧水花。竹簞蘆簾詩味永,客來更興試奇茶。初秋曾到淡江邊,萬綠叢中哮嘒一蟬。邀得詩人洪逸雅〔洪以南,洪長庚父〕,旗槍相對試山泉。[1] 《台灣語典》 雅堂因有感於「日人嚴禁台語,青年負笈本土,歸忘台語;而士紳里吏竟不屑台語矣」,乃起而從事《台灣語典》研究。自謂:「台灣字語多沿自漳泉,此書不特保存台灣語,於鄉土文學亦不無少補也」。台灣語典完成於民國22年(1933),版本有以下三種: 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出版本,一冊,民國46年8月出版。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刊本,一冊,民國52年3月出版。 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再版本,一冊,民國62年4月出版。 《雅言》 本書為雅堂與台南「三六九小報」社同人座談之筆錄,有以下二種版本: 1.台南「海東山房」初版本,一冊,民國47年8月出版;由黃典權先生等人共同校訂。 2.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刊本,一冊,民國52年2月出版;有周憲文先生撰弁言(書前引言)。 《雅堂文集》(含括《台灣詩薈》) 本書為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叢刊本,凡4卷,2冊,民國53年12月出版。其中内涵《台灣詩薈》,乃雅堂先生於大正13年(1924)2月創刊雜誌,至14年10月,共刊行22期。《台灣詩薈》所刊錄詩作之主要詩人作者有連雅堂、洪棄生(繻)、林南強(資修)、林朝崧(癡仙)、林灌園(獻堂);胡南溟(殿鵬)、趙雲石(鍾麒)、黃金川;洪以南、謝雪漁(汝銓)、魏潤庵(清德)、林菽莊(爾嘉)、林薇閣(熊徵)、林熊祥等。 《連雅堂先生集》 民國60年10月,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印行台灣先賢集,以慶祝建國六十週年紀念,經慎重選刊二十一種,其第八冊即為本書。集中計收入《劍花室詩集》、《台灣詩乘》、《台灣詩薈》等。又僅摘錄《台灣詩薈》〈茗談〉精要詞句:台人品茶,與漳泉潮相同,蓋台多三州人。茗必武夷,武夷之茗,各以岩名。新茶清而無骨,舊茶濃而少芬,必新舊和拌,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啜之而甘,雖歷數時,芳留齒頰,方為上品。茶之芬香,出於自然,薫之以花,便失本色。紅茶過濃,綠茶太清,皆不及武夷之美。安溪之茶,曰鐵觀音,亦稱上品,然性較寒冷,若合夷茶泡之,可提其味。烏龍為北台名產,味極清芬,色又濃郁。品茶之時,既得佳茗,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盡色聲香味之蘊。煮茗之水,山泉最佳,聞淡水之泉,世界第三,余曾與林薇閣〔林熊徵〕洪逸雅品茗其地,泉出石中,毫無微垢,寒暑均度,裨益養生。煮茗最忌烟,故必用炭,而台以相思炭為佳。欲學品茗,先學煮泉。余性嗜茶而遠酒,以茶可養神,酒能亂性。飯後睡餘,非此不怡,大有上奏天帝庭,摘去酒星換茶星之慨,悠然幽遠,自非雅人,誰能領此。[2]   《雅堂先生餘集》 計收錄《大陸遊記》二卷(民元至民三遠遊大陸所記)及民國18年(1929)起陸續完成之《台灣贅譚》(詮釋考證談記台灣地方文物語言)及未完《讀墨十說》(〈墨子生世說〉、〈墨道救世說〉、〈墨學復興說〉、〈孔墨異同說〉、〈墨為學派說〉及〈諸家論墨說〉等十篇)與《中國文字學上之古代社會》(由中國文字成因推尋上古歷史社會生活)等四篇,合訂一冊。本書由雅堂孫媳連方瑀女士於民國62年6月28日(雅堂先生往生紀念日)編校完成。 《雅堂先生集外集》 此書為鄭喜夫先生所蒐獲《雅堂先生文集》之外各種作品編輯而成,由哲嗣連震東先生捐資印行,民國65年10月出版。[3] [1]〈台灣詩薈〉月刊,第3號,13年4月;連雅堂,《台灣詩薈(上冊)》,端午詩社,66年5月,頁195 -198。 [2]〈台灣詩薈〉月刊,第3號,13年4月;連雅堂,《台灣詩薈(上冊)》,端午詩社,66年5月,頁195 -198。 [3]鄭喜夫,《連雅堂傳》,〈雅堂先生等身著作〉,台灣省文獻會,67年6月;連方瑀《雅堂先生餘集》序,《傳記文學》,23卷2期,62年8月;黄秀政,〈論連横的民族思想-以《台灣詩乘》與《台灣詩薈》為例〉,《台灣文獻》,50卷1期,88年3月;陳哲三〈連横先生與台灣史〉,《連雅堂先生相關論著選輯(下)》;曾迺碩,〈連横的生平思想與事業〉,(連氏的編著事業),《台灣文獻·》,28卷3期,66年9月。

連雅堂著作2021-04-12T22:09:58+08:00

生平事蹟

2021-04-12T21:46:48+08:00

今台南市區古昔為平埔西拉雅族大員社(Tayouan或Tayovan)域:西元1624年(明熹宗天啟四年),荷人東來據此;永暦十五年(1661),鄭成功擊退荷蘭人而開台,置東都承天府;子鄭經改東都為東寧,台南市即承天府治所在。 清康熙22年(明永暦三十七年,1683),清領台灣,台灣隸屬福建省,翌年,設1府(承天府改為台灣府)3縣(台灣縣、鳳山縣、諸羅縣);光緒元年(1875),沈葆槙奏請將台灣劃分南(台灣府,即台南)、北(台北)兩府;光緒四年(1878),連雅堂(允斌)誕生於台灣府馬兵(明鄭騎兵駐營,位在今台南市府前路台南地方法院前),此地台灣府城是全台首屈一指的政經文化古都大城,即譽稱「1府(南台台灣府)2鹿(中部彰化鹿港)3艋舺(北台)」之「1府」。光緒十一至十三年(1885-1887),劉銘傳巡撫奏請台灣行省,自福建省劃分,台省設台南府、台灣府(府治原擬置於今台中市)、台北府3府。光緒21年(明治28年,1895),日人領台。 日本統領時代,明治時期將台南府城改稱台南市街(第1次出現台南市一詞);大正9年(民9,1920),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將全台西半部劃分為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5州,「台南市街」升格「台南市」,為台南州治所在。 民國34年(1945),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將全台行政區域設分為8縣9市,台南市為省轄市;39年8月16日,行政院院會將台灣省行政區域調整劃設為16縣5市1(陽明山)管理局,台南市仍為省轄市;99年12月25日,5都選舉後,台南縣併入(大)台南市。 連府原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在清康熙年間由興位公渡海移民來台,至雅堂先生已歷七世,守樸懷貞,讀書潛德。 連氏歷代住於台灣府城(台南府)之寧南坊馬兵營(明鄭騎兵駐營),台南富產甘蔗,可製糖,連府亦以製糖營業,店名「芳蘭」。 連雅堂,初名允斌,期寓允「文」允「武」之意;及長,改名橫,又號劍花,喜為文,自署雅堂或雅棠,於是時人多稱雅堂先生;生於光緒4年(1878),父永昌公。 雅堂幼承庭訓,秉性聰明,長而好學,過目能誦,永昌公甚喜,購贈乾隆29年由台灣府知府余文儀輯修之《續修台灣府志》一部並諭勉:「你是台灣人,不能不知台灣事」,其後,雅堂「昭告神明,發誓述作,兢兢業業,莫敢自遑」,潛心致力著作《台灣通史》為己任之動機,即源於此。 光緒21年(1895),清廷因甲午戰敗,乙未割讓台灣,該年5月29日,日軍登陸台灣,進逼台北,台民哭號震天,義不帝倭。 同年6月,永昌公不幸去世,雅堂年甫18歲,奉諱家居守制,感受到失去家國之淒涼悲憤,乃抄寫詩聖《(杜甫)少陵全集》,開始學詩以抒發心情。 日人既領台灣,以新式方法製糖,壟斷糖業市場,民間小營糖業垮台,連府「馬兵營」住房也被日人強行徴買。 連氏家庭因此星散各方,雅堂不得已自立謀生,唯台灣既已淪陷日本,遭受外人控制,内心又充滿「義不帝秦」信念,思慮再三,決意出海內渡至上海,申請進入著名的聖約翰大學專攻語文。 不久,適巧接奉慈母遠從台灣寄來家書,至盼他「成家」立業,返台結婚;孝心使他不忍拂逆慈母心願,再者父親已逝,身為人子者,只好中輟學業,匆匆束裝返台。 明治30年(1897)11月14日,20歲的連雅堂與同鄉24歲女子沈璈(筱雲)結婚,新娘是台南望族進口洋貨,出口糖茶葉樟腦之「瑞興行」殷實商人沈鴻傑(德墨公)長女,由於掌管「瑞興洋行」家中帳務,因此才會在那個習慣早婚的舊時代裏,一直蹉跎至24歲才出嫁。 新郎瘦長身材,戴副眼鏡,清癯儒雅,風度翩翩;新娘鼻梁挺直,眼眸明亮,輪廓清晰,嬌滴玲瓏,可謂郎才女貌,人人稱羨。 婚後,雅堂21歲時,進入台南「台澎日報」漢文部當主編;同年夏天,長女夏甸誕生。女嬰亮眼玲瓏,酷肖母親,而薄薄小嘴,則似遺傳自父親。 翌年,「台澎日報」與「新聞台灣」合併改組為「台南新報」,仍由雅堂擔任漢文部主筆。 明治34年(光緒27年,1901)的春季二月,雅堂夫婦的二女兒出生,取台「春台」。 隔年,雅堂前往福建省城福州與好友林輅存(景商)遊賞山水名勝,又在廈門「鷺江報」主持筆政,時而與廈門港内鼓浪嶼「怡園」主人林景商暢談品茗,吟詩唱和。 明治37年(1904),雅堂和筱雲的第一個男孩出生,由於他們已生了兩個女兒,在那個古老家庭制度觀念下,結婚已7年,如今添加一男,真是快慰欣喜。這個男嬰眉清目秀,肖似父親,由於當時世局「震」盪,「東」亞日俄兩國情勢緊張,為紀念這個時勢誕生的男嬰,為他取名「震東」。 明治38年(1905年),攜眷内渡廈門,與友人創辦「福建日日新聞」,此年也是孫逸仙創立「同盟會」的年代,身為台灣人,淪為異族統治,書生報國,文字裏充滿排滿意識激烈言論,引遭清廷官方側目注意,暗中派人準備逮捕,幸巧有人通風報信,使得避去。後來,清廷竟向駐廈門日本領事館抗議施壓,「福建日日新聞」報社被迫關閉,雅堂只好攜眷回台。 回到台南,繼續主持「台南新報」漢文部。 明治39年(1906),雅堂與摯友胡南溟(殿鵬,1869-1933)、謝籟軒(石秋,1879-1921)、趙雲石(鍾麒,1860-1936)、蔡國琳(1843-1906)等十餘人創立台南最富盛名詩社「南社」。 1908年,雅堂舉家移居台中,進入「台灣新聞」漢文部,因此與霧峰林家的林痴仙(朝崧、俊堂)、林幼春(資修、南強,1880-1939)、林獻堂(灌園,1881-1956)、林仲衡(資銓、壺隱,1877-1940,女婿杜聰明醫師)及賴紹堯(悔之,1871-1917)、傅錫祺(鶴亭,1872-1946)、呂敦禮(厚庵,1871-1908)與呂琯星(蘊白)堂兄弟等,以詩文道德、民族意識相切磋,時有唱和;這一年,雅堂也著手準備著述《台灣通史》;翌年(1909)他加入了林痴仙等在1902年創設的「櫟社」,這是台灣中部也是當時全台聲名最浩大、影響最深遠的「詩社」。 同一年,北部最大而富盛名的詩社「瀛社」成立,第一任社長洪以南(逸雅,1871-1953,子洪長庚醫師),第二任謝汝銓社長(雪漁,1871-1953),第三任社長魏清德(潤庵,1886-1964,子魏火曜,台大醫學院長),皆與雅堂友好來往,時相酬唱品茗;所以,雅堂可說是當時台灣最有人緣、才氣、聲名而又能居中連結唱和櫟社、南社、瀛社等台灣三大詩社之唯一靈魂人物,他既是傳統舊詩人,也是新時代大儒文學家。 明治44年(1911)春,新文化思想先驅者梁啟超曁長女令嫻和同門師友湯覺頓(荷庵)由日訪台;3月28日船抵基隆港埠,數十遺老在碼頭迎接,旋由林獻堂、連雅堂、甘得中等陪同,乘車往台北,留住5天,參訪總督府及台北城門與城内建設等,追懷劉銘傳留下功績;4月1日,雅堂與台北名流彥士於台北「薈芳樓」設宴款待梁氏一行並瞻望豐采。 4月2日(農暦3月4日),又由連雅堂、林獻堂、甘得中等陪同南下,乘火車抵達台中,當晚出席「櫟社」設於「瑞軒」之歡迎宴會,參與者還有林痴仙、林幼春(南強)、洪月樵(棄生,洪炎秋父)等櫟社詩友「觴詠之歡,有逾永和(蘭亭集敘)」。 雅堂久居外族統領之台灣,寄人籬下,憤悶不樂;辛亥革命成功後,中華民國建立新紀元,他即思内渡,以舒發長久抑塞之情;尤其思及司馬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發憤寫下千年名著《史記》,乃決意搭船至中國大陸遠遊,結交豪傑名士,敘談天下大事,縱筆行文,意氣風發。 遊覽古都南京時,慷慨欣慰賦詩:「龍虎相持地,江中歸故主」,旋又念及「中原雖克復,故國尚沉淪」,乃不勝淒涼唏噓;旋遊人間仙境蘇州、杭州的勝景古蹟。遊西湖時,他寫下一首詩:「一春舊夢散如煙,三月桃花撲酒船。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 民二之初,有燕趙之行,由上海取道南京浦口而上,經遊泰山、孔子家鄉曲阜等地至天津,參訪小學教育,旋入北京瀏覽文化故都風光,又進僑社,競選華僑代表成功,曾獲袁世凱大總統接見。 留京兩個月後,又盼作塞外遊,乘京張鐵路,出居庸關,遙視萬里長城,歎佩雄偉氣象;漢北風光,駱駝馬羣,別具景像,究與江南相異。 復依京漢鐵路南下,經盧溝橋、保定、石家莊;抵湖北,登黃鶴樓,遊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又乘船至江西,過南昌、九江。又至安徽、安慶、蕪湖,轉江蘇鎮江,再返滬上。 民國2年3月20日,孫文(逸仙)領導政黨精英人士於國會選舉中大勝,遭袁世凱嫉怒,收買兇手槍殺國黨健將宋教仁(1882-1913)於上海車站致死,舉國震驚,羣情激憤,聲討元凶;雅堂於華僑聯合會,日夜親筆申告海外僑胞。 不久,應東北謝介石之邀請,遠赴關外,經奉天、遼陽,參觀前清愛新覺羅帝氏故宮,於宮中故紙藏書堆裏,覓尋記錄與台灣歷史檔案相關資料,成為日後撰著《台灣通史》採用,經長春,抵達吉林。 雅堂為「新吉林報」撰文,言論激烈,不久被禁;旋與日本友人創刊「邊聲」,主持公論,復遭袁黨猜忌,向當地日本領事館抗議交涉,「邊聲」又遭到停刊命運;民三,得「清史館」館長趙爾巽延聘為名譽協修,盡覽館中所藏台灣建省檔案後,雅堂倦遊返回台灣家鄉故里台南,寫作《大陸遊記》、《大陸詩草》,刊於「台南日報」;翌年,《大陸詩草》付梓發行於世,詩人摯友魏清德(潤庵)為之作序。 雅堂仍在「台南日報」任職,民五(1916),寫成《台灣贅談》。 民國元年至三年,雅堂已「行萬里路」,復於北京「清史館」曁瀋陽(奉天)故宮等地「讀萬卷書」,盡覽台灣史料後,此刻定下心來,孜孜不倦,日夜勤奮著作,思及漢武年代史官司馬談臨終時,執其子司馬遷之手,告勉:「夫孝,始於事親,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及「誠以著此書,成一家之言,藏諸名山」;復有感於《續修台灣府志》等清代舊志有所疏略遺漏,乃奮筆寫成大作鉅著《台灣通史》名山志業。 此鉅作《台灣通史》告竣於大正7年(民7,1918);9年11月及12月由台北「台灣通史社」出版刊行上、中冊,10年4月,下冊出版問世,凡36卷,共約70萬字。 《台灣通史》既成,有感於台灣詩文之式微不彰,乃選集古今有關台灣歷史山川之詩,編輯為《台灣詩乘》6卷初稿。筆墨之餘,又常遊賞吟詠,將《大陸詩草》以後之作品,編成《寧南詩草》。 大正8年(民8,1919),舉家遷居台北士林,面對青翠大屯山,題其書室曰「大屯(遯)山房」。 大正10年(民10,1921),由蔣渭水、林獻堂所領導執行之「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於北中兩地,舉辦台灣文化講習會,雅堂被尊聘為講師,講授「台灣通史」等。 11年(1922),《台灣通史》既刊,《台灣詩乘》完稿,趁機調劑身心,雅堂帶著筱雲女士出訪日本遊歷並順道探視已離家出國3年,此刻正在東京留學的鍾愛獨子震東。 11年3月,船由台灣北端基隆沿著大陸東南海岸,停靠上海吳淞,加油補給供應物品,橫渡東海直駛日本西岸九州長崎,過馬關(下關)經瀬戶內海後停泊本州神戶,此地已是雅堂三訪勝地,舊地重遊;與筱雲再乘船到橫濱上岸,復由橫濱搭火車至首都東京,此時已是4月,櫻花盛開的季節,優雅明媚,絢麗美極。 出了橫濱海關,震東久在外面引頸盼望,想念摯愛的雙親大人即將到來,一見面,震東以家鄉語台灣話親暱呼喚已有3年不見的父母,雙親臉頰不禁流下既思念又欣慰的淚水,三人心中即時湧起一股血濃於水之親情暖流。 第二天,先去參訪兒子就讀的名校「慶應書塾」及其寄宿的日本家庭,隨後極目欣賞上野公園盛開齊放的美麗櫻花,又去護國寺祭拜去年不幸英年早逝往生於日本的詩人摯友謝石秋(1879-1921,謝國城父);再往東京都郊外的鎌倉、箱根、日光等地,飽覽山光水色,欣賞花樹美景,三人沉醉於親子骨肉喜樂情境。 大正13年(民13,1924)2月,雅堂創刊《台灣詩薈》雜誌,至翌年(14年,1925)10月,共發行22號(其中13年12月刊出2期)。 大正15年(民15,1926),雅堂移家杭州西湖,遂其「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宿願。 無奈,軍閥亂紀,北伐軍興,江南不靖,乃又返台。 此時期,因嘆日人嚴禁漢語,雅堂為保存台語文化,博引旁證,窮其淵源由來,編成《台灣語典》4卷。 昭和3年(民17,1928),雅堂在台北市太平町三丁目(今延平北路三段),開辦「雅堂書局」,專售華漢文具書典,如司馬遷《史地》、屈原《楚辭》、孫文《中山全書》等,而採購來源自中國之商務印書館、中華、世界、民智、泰東等書店,輾轉郵寄,成本高,利潤少,加上日人檢查沒收等壓迫,在極艱辛情況下,勉強維持2年即宣佈停業。 民國19年(1930)9月,與南社友人創辦「三六九小報」,時有撰述;並自輯《劍花室文集》。 民國20年(1931)4月10日,雅堂欲其哲嗣震東内渡發展事業,修書致函張繼(溥泉): 溥泉先生執事:申江一晤,惆悵而歸,隔海遙遠,久缺牋候。今者兒子震東畢業東京慶應大學經濟科,現在台灣從事報務。弟以宗邦建設,新政施行,命赴首都,奔投門下。如蒙大義,矜此孓遺,俾得憑依,以供使令,幬戴之德,感且不朽!且弟僅此子,雅不欲其永居異域,長為化外之人,是以託諸左右。昔子胥在吳,寄子齊國;魯連蹈海,義不帝秦;⋯⋯鍾山在望,淮水長流,敢布寸衷,伏雅亮詧,順頌任棋。 張溥泉展信讀閱,被大義凜然的父子之情國族忠義之至文感動不已,就將革命摯友之子震東帶在身邊,由南京到北平,再轉西安而重慶,凡共14年,一直到抗戰結束,震東辭別溥老,回到台灣。 民國22年,雅堂以兒子震東既在西安,長女夏甸住在上海,而三女秋漢也已自淡水高等女校畢業,遂決意攜眷前往上海定居,與長女婿林伯奏一家就近照料。唯此次一去,竟不復返矣,痛夫! 民國23年(1934)7月,獨子震東與東北瀋陽人趙蘭坤小姐結婚於北平,介紹人是台灣同鄉洪炎秋先生伉儷。 民國24年(1935)春,雅堂與夫人筱雲,一則思念獨子,二則想到關中閱歷,參訪終南山,遊賞渭水濱,憑弔古蹟長安城、茂陵、慈恩寺、曲江、碑林等;同年夏天回到上海。 民國25年(1936),雅堂先生在上海患肝病,經中西名醫診治,但藥石罔效,不幸於同年6月28日上午10時棄養往生,年59;彌留之際,對愛兒震東說:「現在日本聲勢逼人,中日之間必定會起戰爭,台灣脫離日本統治,就在這個時候了」;又說:「兒媳即將生產,如果是生男的,就取名為戰,寓其克敵致勝,自強不息,收復故國,重整家園」。 25年8月,孫兒誕生,取名「戰」,即連戰先生(後來連先生一直沿用此字,以永遠紀念祖父;唯單名有時不易稱呼,所以震東夫婦又給兒子取號稱之「永平」)。第二年,果如雅堂先生預言,中日爆發戰爭,全國軍民8年聖戰,日本無條件投降,台灣脫離日人統領。 35年(1946)2月,連府家人一同搭船回台灣家鄉,由長孫連戰親自恭捧先祖父(火化)靈骨,先是奉存於雅堂先生生前方外禪友本圓法師(1883-1947,基隆人,曾擔任台灣佛教會理事長)所住持之觀音山凌雲寺中,此處可俯瞰淡水河,青山永在,綠水長流,風景極為優美;民國43年,連府在台北縣亦屬觀音山脈之泰山鄉選地修墓,一代大儒奉安長眠於此;「青山有幸埋忠骨」,而他一生嘔心瀝血的鉅作名著《台灣通史》,將永遠留在台灣人歷史上,他生前「青山青史各千年」的宿願期盼,終於實現。 先是,民國39年3月25日,蔣中正總統特頒「褒揚令」:「台灣故儒連橫,操行堅貞,器識沉遠,以畢生精力勒成台灣通史,足以振起人心,裨益世道,追念前勛,倍增嘉仰,應予明令褒揚,用示篤念先賢,表彰正學之至意」。 民國66年(1977),適逢雅堂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台南市各界追念建立「連雅堂先生銅像」並舉辦揭幕典禮,省府主席謝東閔於立身銅像底座敬題「如椽巨筆激勵民心    攘夷存夏志業常新」;同年,在台北新公園,由台北市文獻委員會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樹立「劍花亭連雅堂先生銅像」,供後人追思懷念。  

生平事蹟2021-04-12T21:46:48+08:00
Go to Top